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了2022年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总体来看2022年虽然存在各种压力,但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向好,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分析认为,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其次,国有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第三,民营企业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最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
(资料图片)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2022年年报显示,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7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2.32%,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研发强度看,较高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41.96%)、计算机(17.88%)、国防军工(11.83%)、通信(9.97%)、电子(9.79%)、机械设备(7.01%);从分地区研发强度看,较高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38.52%)、上海市(32.25%)、天津市(9.47%)、四川省(7.69%)。
对此程凤朝表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也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离市场最近,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上市公司作为企业中的“优等生”,集中全社会的资金,首当其冲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在2022年和今年前一季度走访了近百家上市科技企业,广大科技企业一致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因为,以企业为主体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持续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2022年年报显示,国有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328.74万亿元,占GDP的271.64%,对国民经济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379家中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24.69万亿元,净利润1.30万亿元,以7.48%的数量,贡献了34.52%的收入和23.09%的利润。
同时,国有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部实现党建入章,积极发布ESG报告,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好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工具和重要阵地,更需要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因此,保持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发挥其重要作用,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对此程凤朝通过调研也发现,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能够在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支持和引领作用,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可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利益;国有企业可以承担国际合作和对外投资的重要角色,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国家利益服务。
民营企业影响力持续增强
2022年年报显示,当前自然人控股上市公司企业总资产规模为26.50万亿元,占GDP的21.90%;营业收入总额高达15.74万亿元。总体来看,自然人控股上市公司占总量的55.35%,贡献了22.00%的收入,14.56%的净利润,34.94%的研发投入,35.57%的员工数量,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无可替代的力量。
程凤朝也提到,通过到隆基绿能、东方盛虹等民营企业调研,他们同样认识到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居民就业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只是表现在就业上,还表现在税收贡献、创新能力等方面,同样为社会稳定、国力增强、竞争力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202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业上市公司家数仅占总量的2.51%,但贡献了2.45万亿元的利润,同比增加0.02万亿元,与2021年相比,总体占比43.52%,收窄了2.19个百分点;从反映银行盈利指标看,银行业整体净利差收窄了0.14个百分点,净息差收窄了0.16个百分点,说明商业银行主动让利实体经济;六大国有行新增信贷规模超10万亿,约占全年新增信贷规模的46.93%,且重点投向了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同时受益于注册制的影响,直接融资也取得了新进展,2022年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突破万亿,其中22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总计募集金额7037.99亿元;414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总计募集金额5277.99亿元。在发行可转债方面,2022年度上市公司可转债市场已完成上市145家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金额合计2666.84亿元,其中117家为制造业上市公司。
程凤朝分析指出,我国金融业通过多种手段和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力重点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快速、高质量发展。但同时他也提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航空运输、影视院线、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急需回血,国际贸易不确定性越来越多造成部分制造业断链或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技术创新和转型需要时间打磨,上市公司需要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和行业转型的挑战。
展望未来,程凤朝则较为乐观,他认为随着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经济基本面等拐点逐次出现,2023年A股将全面开启复苏趋势,航空运输、影视院线、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将会迎来估值修复;科技行业将会持续增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新兴技术等领域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的增长引擎。此外,创新和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推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国内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在注册制改革全面启动的大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贯彻落实,资本市场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